為了協助偏鄉民眾參與資訊網路學習,教育部在偏遠鄉鎮設立數位機會中心(Digital Opportunity Center,簡稱DOC),但歷經4年營運,電腦設備已漸為老舊。今年年底首度有企業-明基友達基金會贊助全新ALL IN ONE桌上型電腦200台,協助教育部更新11個DOC的電腦設備,幫助偏遠地區建構更完善的數位學習環境。
教育部自94年起執行「創造偏鄉數位機會推動計畫」,目前在偏遠地區設置168個數位機會中心,協助民眾資訊網路學習;及數位化發展地方特色,整合部會資源共同推動DOC的營運,並招募民間資源投入,歷年來已獲20餘家企業及民間單位贊助市值達4億5仟萬元軟、硬體數位資源,遠超過教育部所編列經費,充分展現民間單位投入數位關懷的熱情。
這些企業及民間團體對於數位關懷不遺餘力,今年度在財團法人溫世仁文教基金會、吳尊賢文教基金會、中華文化基金會、財團法人中華民國電腦技能基金會、中華電信股份有限公司、明基友達基金會、台灣IBM、音象網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快樂三秒數學文化股份有限公司、台灣和冠資訊股份有限公司、圓展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歐德傢俱股份有限公司等12個單位的響應下,捐贈市值達9000萬元的數位學習資源,供教育部設置於偏鄉DOC、偏遠中小學、國民電腦受贈戶及大專青年資訊志工團隊使用。
目前教育部設立於偏遠鄉鎮的DOC,有45個將要邁向第5年營運,電腦設備的老舊讓當地民眾使用上極為不便,尤其地處偏遠的山間村落,氣候環境的影響也會造成設備的提早折舊,在南投縣信義鄉的青雲DOC曾經遭到雷擊導致13台主機全部損壞,因此設備更新的需求也日益重要。這次企業捐贈的全新電腦讓DOC的運作變的更加順暢,因八八風災遷村的屏東縣泰武DOC,也獲贈了10台電腦,當他們收到只有液晶螢幕的電腦還覺得奇怪,為什麼會沒有主機?後來才了解這是一種主機和螢幕結合在一起的電腦。
遠在嘉義縣阿里山鄉的達邦DOC也是其中一個受惠者,當地民眾對於DOC的新電腦都開心的表示說:「我們的電腦很多都已經太過於老舊,實在是影響了上課的品質,這次真的感謝能有這麼好的電腦資源來到達邦,社區的民眾都很開心!」這些由企業所捐贈的電腦是將主機結合在螢幕之中,有著22吋的大螢幕且攜帶方便的優點,引發了鄰近社區的興趣,讓達邦DOC帶著新電腦到鄰近的達德安部落及特富野部落開設電腦課程,藉由行動DOC的便利性,規劃簡易又有趣的影像編修課程,教導學員將作品放上網路空間,協助鄰近村落民眾提升數位應用能力,帶動當地數位能力的培養風氣,落實全民E化的數位生活遠景,讓偏鄉無距離。
在澎湖開設「藍海金沙遊艇俱樂部」的陳繼禹(二哥),今年已62歲了,是澎湖縣馬公數位機會中心新手學員,早期船員出身的他英文一把罩,但面對最新科技「電腦」卻是一竅不通,除了會開關機之外,套一句現代年輕人說的話那就是「電腦初心者(新手)」。
陳二哥一直有心想學會電腦,卻苦無學習機會,後來認識馬公數位機會中心的志工後,得知馬公數位機會中心長期開辦免費的電腦相關課程,遂與該位志工前往馬公數位機會中心接受連續兩個星期的電腦課程研習。原就對電腦毫無基礎操作概念的他,伴隨年紀而來的老花眼,使得他在使用舊式電腦的字體辨識上十分的吃力,尤其尚在熟識鍵盤注音符號的階段,每每摸索了大半天才打出一個字,挫折感難免,這也是年長者學習電腦的一大心理障礙。就在二哥接觸電腦課程的第二個禮拜,馬公數位機會中心的電腦終於汰舊換新了,陳繼禹開心的表示:「一個好的工具可以幫助一位新手建立自信心」,這批新的資源嘉惠視力欠佳的銀髮族學員,不再因為小螢幕的侷限,也能順利的使用電腦開心學習,讓陳二哥有勇氣挑戰新的學習,與時代接軌,永遠秉持活到老、學到老的信念。
為了協助DOC邁向自主營運及永續經營的目標,本部2010年也會持續推動「關懷偏鄉數位幸福認養活動」,希望熱心公益、關懷社會的民間團體或企業單位持續加入改善偏遠地區數位落差行列,協助DOC軟硬體設備更新,贊助營運經費等等,幫助弱勢族群及兒童接受更完善的資訊教育,進而協助偏鄉地區推動教育、文化或觀光產業邁入e化,讓地處偏遠的地區,都能和世界零距離的溝通及接觸!
有意願贊助單位請洽本部電算中心彭雅婷小姐,電話:(02)7712-9073,E-mail:Viviane@mail.moe.gov.tw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