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訊息

2009年2月26日

青少年投入志願服務 啟動社會改變的力量

770*430

青少年志工獎得主 啟動社會改變的力量

(教育廣播電台文教新聞。詳點下方「相關連結」)

今天我們要從青少年投入志願服務,談談金錢以外的價值。

台北縣平溪國中的林沛臻同學、鳳鳴國中的許勝富同學、以及南山高中的黃郁涵同學,因為平日在鄉里負責導覽解說,或是積極參與育幼院、安養院的關懷活動而獲得保德信青少志工菁英獎的肯定。對於國中、高中這些有升學壓力的孩子,一般人總是關注他們考多少分、會進什麼學校。因為會進什麼學校攸關於他們有多大的出路,代表他們能不能找到一份好的差事,然後是不是比較有錢。因此想辦法讓孩子念好書、進名校,是每一個家長的殷殷期盼。

保德信青少年志工菁英獎不這麼想。他們認為能夠在課餘之外參與志工活動,代表青少年已經能兼顧課業和興趣、有效管理時間。再者參與志工、代表必須有一項課本以外的專業,從事導覽必須對導覽的事物知之甚詳;從事弱勢關懷,除了團隊合作、還不能帶有施捨的優越。如果還是群體中的領導者,更必須具備協調、遠見、起頭的能力。放諸社會需要的人才,具備專業、溝通、人文情懷和好的EQ,不就是政府機關或民間企業渴望的人才。當然應該在青少年階段加以表揚,希望他們更上層樓,日後擔負起更大責任。但是這還是很勢利的想法。這些孩子並不是因為想到這些才樂於參與志工。

平溪國中的林沛臻,小學五年級就跟著導覽協會在山裡跑進跑出。她很驕傲的說,學校對面的健康步道,聽我說、然後親自走一遍,你就會了解平溪、愛上平溪。

在鶯歌陶瓷博物館導覽解說的鳳鳴國中許勝富,最愛特展當中每一件作品帶給人的視覺驚艷,至於聽眾熱情的掌聲則是無比的動力。

而同時加入三個服務性社團的南山高中黃郁涵,除了校內幫忙反毒、反菸,還要宣導捐發票、募集二手衣物,把資源送入育幼院、安養院。黃郁涵一開始有一些懷疑,我們青少年能做什麼、能有什麼力量。可是看到育幼院的孩子擁有這麼少,收到禮物時天真的笑,她每星期都很想去。

台北縣教育局局長劉和然說,一個人的力量看似微不足道,然而正是有一個人開始起頭,帶給社會溫暖和幸福的改變才會開始。這些獲獎孩子的共同特質,獎勵羞澀、服務快樂。而他們正是啟動社會改變的力量。

(2009/2/25 趙經邦)

 

分享這則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