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4月13日
推薦:《閱讀.悅讀 打開學生世界之窗 》

|
404期 2010-04-08
文/教育部電子報小組、國教司;圖/電子報小組、受訪學校提供
|
聯美國小的班級劇坊讓小朋友以戲劇的方式演出所閱讀的書,讓小朋友以不同的方式閱讀書籍,圖為五年級演出「九個太陽」。 |
閱讀是通往世界的一扇窗,閱讀也是一件愉快的事情,對兒童而言,閱讀尤其重要,不僅能幫助認知、語言、理解、推理,更有助於其他領域能力的提升。教育部為鼓勵學校重視學生閱讀知能的養成,建置起閱讀策略與資源分享的平台,特別藉由表彰閱讀推動績優學校、協助學校推動閱讀的團體及個人,來形塑閱讀教育的文化,自97年起首度辦理「國民中小學推動閱讀績優學校、團體及個人評選實施計畫」以來,受到全國縣市國中小及社會閱讀團體的重視與肯定。
教育部99年度「國民中小學推動閱讀績優學校、團體及個人評選」遴選各組優質推廣閱讀學校、團隊及個人作為全國典範,今年的「閱讀磐石學校獎項」由各縣市推薦參加全國複選的50所國小及23所國中,評選出27所國小、13所國中獲此殊榮(每校獲得獎金20萬元),另「閱讀推手獎項」48名有功人員及31組團體,則各於66名及43個團體中脫穎而出。
從本次評選中可以發現獲獎磐石學校皆有優異表現且各具特色,許多國小結合當地特色發揮校本精神,有目標、有策略、有系統的以圖書資源為基礎並與學習現場結合,形成閱讀帶著走、書香遍校園的景象;而參與國中組評選的學校大多地處偏遠,或者弱勢學生占相當的比例,雖然資源未必充足,升學壓力沉重,然各校團隊皆能秉持閱讀是深度知識來源的理念,發展出各種頗具特色的活動,積極推廣閱讀教育。獲獎的閱讀推手們,長時間以來投注心力,確實是學校推動閱讀重要的人力,而志工團體善於結合資源,與學校圖書館或社區圖書館做結合,閱讀才不會只流於熱鬧的活動,閱讀才能有根有葉的開展。
雲林縣聯美國小位為處偏鄉,在校長與老師的帶動下,儘管資源不豐,但卻讓書香飄滿校園;台北市北投國小恰好與聯美國小相反,資源較為豐富,充分利用社區資源,讓學生喜歡閱讀。
聯美風格提書袋 好書帶著走
|
「好書市集」以夜市推銷的概念,讓小朋友介紹好書,讓學生能很快的了解書的內容。 |
聯美國小地處雲林縣偏鄉,全校只有85名學生,學生弱勢,資源不豐,學生對於閱讀的興趣也不高,所以三年前學校將閱讀作為學校的核心課程,希望能帶動學生的閱讀氣氛。
有別於其他學校一早到校要先掃地的做法,聯美國小首先推動晨間閱讀,每天多花幾十分鐘的時間,讓學生習慣一早就開始閱讀。除了每天晨讀之外,各年級都要背誦國學經典,低年級要背「三字經」、中年級背「唐詩」,高年級則背誦短文佳句,校長胡光漢說,學校都有設定進度,只要達到目標的同學,就會獲得鼓勵。
學校資源缺乏,圖書室的書籍過於老舊,政府的補助,根本是杯水車薪,所以校長向校友募款,每人每年1千元,一年只要籌到2萬元的經費,就有經費為學生買新書。除了募款之外,陽明大學教授洪蘭及國科會科教組研究員郭允文也經常贈書,之前誠品書店也贈送二手書給聯美國小,胡光漢說,配合誠品書店的贈書,他在學校發起搬書活動,讓學生接力搬書,也了解這些書籍得來不易,要好好珍惜。
平時推動晨讀,但總不能寒暑假就中斷,所以學校出錢製作提書袋,並徵選提書袋上的佳句,設計出屬於聯美國小學生的書袋,讓他們裝著從圖書室借出來的書回家看,經過家長票選,聯美國小的提書袋寫著「菩提春風讀書園」,配合學校滿滿菩提樹的美麗景致,每年寒暑假前,學生可以到圖書室借滿滿一袋的書,提回家看,讓漫長的假期不會無聊。而為了服務小朋友,聯美國小圖書室寒暑假全天開放,讓學生想借書隨時都有。
此外,學校圖書室寒暑假期間每天上午都播放電影,只要來觀賞電影或前來學校借閱書籍的學生,開學前的返校日能獲得抽獎券,胡光漢說,因為所屬的社區離市區還有一段路,所以寒暑假開放圖書館,讓學生能就近閱讀。
除了閱讀之外,學校也推出「班級劇團」,讓學生以戲劇方式,將喜歡的繪本故事演出來,讓學生將閱讀趣味化與生活化。
「好書市集」 像逛夜市一樣有趣
「好書市集」概念則是來自書商設攤及小朋友喜歡逛夜市的想法,聯美國小每個月推出的「好書市集」由各班選出兩位學生,就像夜市推銷商品一樣的推薦好書。每個月「好書市集」可以介紹6本好書,介紹過的好書就會放在圖書館醒目的地方供同學取閱。
推動閱讀3年來,胡光漢觀察學校的氛圍慢慢產生變化,最開始推動閱讀時,為了讓學生養成晨讀的習慣,一早學生都集中在兩間教室進行晨讀,久而久之,不必老師規定,學生早上會自動自發的閱讀。
其次,圖書館的利用率及圖書借用率增加,學生越來越喜歡上圖書館;第三,學生在報章雜誌發表的文章越來越多,表現越來越好。
他認為,閱讀是要長期深耕,但也要配合短期的活動刺激學生,引起興趣。所以即使有各種方式刺激學生閱讀,他最終還是希望慢慢讓學生習慣、喜歡閱讀。
推動閱讀最困難之處,除了經費不足外,就是缺乏足夠的社會團體協助,志工也只是零星服務,沒有大規模或有系統的培訓,僅靠學校老師的努力,還是有限,他希望未來有更多社會團體能夠協助,一起推動閱讀。
|
北投國小的「書香小天使」負責到各班級去推薦班級好書,讓其他班級的同學能很快的認識更多好書,進入書香世界。圖為書箱小天使合影。 |
學生命名「女屋書湯」 讓圖書館更有感覺
北投國小獲得教育部99年國民中小學推動閱讀績優學校磐石學校第三名,校長刑小萍表示,該校推動閱讀有幾項特色,首先有別於一般學校只利用晨間或課餘時間推動閱讀,北投國小將閱讀課程列為校本課程,老師有正式的上課時間推動閱讀,而學校還自編教材,從課本、學習單到教師手冊都有,相當有系統的推動閱讀。
其次,配合台北市立圖書館北投分館整建,北投國小圖書館9年前出借給北投分館, 4年前北投分館落成後,北投國小圖書館也能移回原本的位置,學校趁機舉辦「圖書館回娘家」活動,向小朋友徵求圖書館命名,在近兩百件投稿作品中,最後選定「女巫書湯」作為圖書館名稱,因為「北投」在凱達格蘭語中就是「女巫」的意思,而「書湯」是因為北投的特色是溫泉,所以希望小朋友能像泡湯一樣,能沐浴在書湯中,除了圖書館命名及LOGO甄選外,學校也舉辦千人移書,請小朋友一起將書移回圖書館。
此外,每年校慶期間,學校也舉辦募書活動,希望募得更多經費為圖書館添購書籍,獲得迴響,第一年就募得40多萬元,為小朋友買書。
北投國小的圖書館員是圖書館管理相關科系畢業,所以圖書館管理相當便利、有效率,並安排訓練志工媽媽,所以北投國小的志工媽媽都是有計畫、有系統的培訓。
與作家面對面 引起迴響
|
與作家有約活動獲得小朋友的喜愛,北投國小還曾邀請日本作家令丈裕子到校,與學生暢談她的書籍。 |
學校有一系列的推廣閱讀活動,並依年級以不同的方式推動,低年級同學主要由故事媽媽說故事、戲劇導讀的方式,讓學生喜歡閱讀,並喜歡去圖書館,養成閱讀習慣;中年級則甄選書香小天使,到各班去介紹班書,為其他同學導讀,這對閱讀能力較差的學生而言,可藉由小天使的介紹更了解書的內容;高年級除了班書介紹外,學校推動「與作家有約」的活動,邀請作家到學校與小朋友對話。
北投國小的閱讀活動一定與正式課程結合,最近五年級的社會課與原住民及生態相關,所以邀請畫家張又然與學生面對面,並出借繪本《少年西拉雅》、《春神跳舞的森林》等原畫作到學校展出,獲得小朋友的喜愛。
北投國小教師范詒鈞表示,在作家到學校之前,學校老師就會鋪陳,介紹作家的作品、生平等,讓學生產生興趣,等到作家來時,就會有更多互動與共鳴。學校至今曾經邀請過的作家包括王文華、王淑芬、方素珍等,去年更邀請曾經出版《溫泉屋小女將》的日本作家令丈裕子到北投國小訪問,與小朋友的對話擦出很多火花。
|
北投國小志工都是有系統、有計畫的培訓,所以對學校的閱讀推動工作,有很大的幫助,圖為故事媽媽自製神奇繪本故事衣,相當活潑可愛。 |
評審提建議 讓閱讀更落實
磐石學校的評審們期許國民中、小學推動閱讀,應將最主要目標聚焦在學生身上,以學生為主體,提升「每一位」學生的閱讀能力,透過能引發學生閱讀興趣與內在動機的教學策略,讓學生體會經由閱讀所帶來的樂趣;也建議學校的行政系統以及教師,必須省思閱讀能力的內涵、提出檢測方式,透過各種閱讀理解策略教學,發展學生閱讀能力;所有的閱讀推廣活動,必須扣緊閱讀能力目標,提出可達成的執行方案與策略,並評估對於不同閱讀能力學生所產生的影響。
在擴展學生的閱讀視野方面,評審委員也提出學校應引導學生將閱讀的主題由文學類拓展到科普及社會科學類;在教師培訓方面,則應透過提供研習與實作經驗,協助教師發展閱讀理解策略教學的專業知識與技能;在資源整合方面,利用各種網路資源(討論區、部落格、資料庫)及與社區資源進行整合(如:與大學、社區圖書館館際合作、與社區團體合作、圖書館開放社區民眾借閱),可創造雙贏,提升社會整體閱讀風氣。
而閱讀推手評審們則期許推動閱讀的團體及個人應依據服務對象的個別差異性,規劃不同的閱讀教學或活動目標,以提升孩子的閱讀能力;而在整合資源與閱讀環境的營造上,除了可以掌握的資源外,更須結合社區人力與網路資源的發展;在閱讀教學與活動的推動上,評審則建議推手們應掌握目標、策略、循序漸進以圖書資源為基礎,並與學習現場結合,才能真正配合並協助學校的規劃與需求,形塑校園的閱讀風氣。
教育部並表示,未來將持續樹立閱讀典範,以激勵學校、民間志工團體、教師以及閱讀推手的士氣,更期待透過掌聲與肯定,一起鼓勵並感動更多人將典範持續推廣至全國,實現讓孩子及社會「悅讀」的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