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訊息

2010年3月28日

推薦:賴聲川:永遠要追問自己的「動機」

770*430

作者:蕭富元  出處:天下雜誌 350期 2006/07

....

要檢驗自己是否有創意,要看自己能不能改變視點,能不能用別人的眼睛來看、站在別人的立場來看,如果是,就表示你還有創意的希望。如果只是鹵莽地捍衛自己的想法,表示你已經關了起來。要改變自己,第一步是能站在別人的位置看事情,這不容易,這表示你要了解他,感受他所感受的,其中牽涉到很多需要開發的能力。 要不斷地追問自己

 

動機和創意成品之間的關係非常密切,創意一定要追問創作背後的動機。我的老師吉美欽哲仁波切說,「改變道路最快的方式,就是改變目的地。」很多人不知道自己的目的地,盲目旅行,到最後人都傻了,覺得世界愈來愈大,大到無法管理。我也喜歡旅行,卻覺得世界是愈來愈小,我會在旅行中管理自己的經驗,懂得更體會人、更關懷人。在創意的過程中,不斷問自己的動機很重要。一直追問,是希望你能夠保持好的視線,到底為什麼要做這件事。

創意有主動和被動之分,大部份的創作者都屬於被動創意,但兩者需要的過程是一樣的。被動創意也要追問自己的動機,動機不同,會有不同的做法和思維。創意永遠都是有條件的,要知道什麼能做,什麼不能做。

...

如果清楚自己的動機,做事會更有效率,也能找出最好的做法,這就是創意,好的做法就會包含無限的創意。

...

企業界非常需要創意,而且它本來就應該領先創意,而不是藝術界在領先創意。企業是否有創意,還是必須先回到動機,如果企業的動機是賺錢,創意的思考會受限。真正開明的企業家,目的不是為了賺錢,而是創造更好的世界,這就不一樣了。創意的動機要看是利己還是利他,如果動機在利他,收穫無可限量。

...(全文請點選右下角「相關連結」)

 

分享這則消息: